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核心观点:近期,某平台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春运期间,全国人口日均迁徙规模指数比2022年同期增长29.2%,比2019年同期增长20.5%,并据此得出“今年春运人口迁徙已经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结论。对此,笔者认为,这一结论值得商榷,从春运人员流动量、春节国内旅游人数、春节档观影人数、国内执行客运航班数量等多维数据看,这些指标大体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80%~90%左右水平,均不支撑完全恢复的结论。结合疫情结束后出行恢复的一般规律判断,笔者认为,今年“五一”假期公众出行将呈现“井喷”状态,这个假期也是分析后疫情时代公众出行到底能够恢复到什么程度的重要判断窗口期,若没有新的超预期因素影响,预计“五一”假期公众出行总体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甚至有可能超过疫情前规模,其中公路营业性客运量日均规模很有可能是今后该指标的“天花板”。

一、对今年春运人员流动情况的基本判断

对于近几年春运,笔者始终比较关注,也做了一些研究,有一些观点和看法。但最近看到某平台发布的数据,还是出乎意料,该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春运期间,全国日均迁徙规模指数比2022年同期增长29.2%,比2019年同期增长20.5%,人口迁徙已经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对此,笔者认为还需进一步论证,特别是得出人口迁徙已经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结论,值得商榷。笔者认为:

(一)多维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公众出行规模与疫情前同期相比仍有差距。

——从春运人员流动看,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春运40天人员流动量约47.3亿人次。根据发布数据测算,人员流动规模比2022年同期增长27.7%,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3.6%。同时,从城市客运数据看,今年1-2月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也明显低于疫情前同期水平,大体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5%左右。

——从国内旅游客流看,文旅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23.1%,但仍低于疫情前同期水平,为2019年同期的88.6%。
——从电影票房看,灯塔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为67.7亿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12.0%,比2019年同期增长14.6%,主要受票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事实上观影人数仍低于疫情前水平,为1.29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13.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7.7%。
——从执行客运航班数量看,飞常准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民航国内航线日均执行航班量为1.16万班,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4%左右,其中客运量约为2019年同期的76%左右。到3月下旬,全国执行客运航班数量仍未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约为至2019年同期的96%左右,其中客运量约为2019年同期的87%左右。

(二)假定该平台数据符合实际,意味着2022年春运期间人口迁徙已经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90%以上,与其他各方面数据相差甚远。

据该平台发布数据测算,2022年春运期间全国日均迁徙规模指数为440点,相当于恢复至2019年同期(为472点)的93.3%。
这一结果明显超出预期,一个基本的事实是,2022年春节假期疫情防控较为严格,“就地过年”仍是主基调,2022年春运客运量仅为疫情前同期的35.6%,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客流、观影人数分别为疫情前同期的74%和86.4%,观影人数恢复相对较好主要是因为“就地过年”无处可去,电影院反而成了度假休闲的主要去处之一。可以看到,该平台2022年春运期间人口迁徙恢复程度数据明显高于其他各方面数据,也与实际感受并不相符。
综合以上两方面析,可以看到,“今年春运人口迁徙已经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结论缺乏支撑,口径差异、公众个性化出行越来越多等因素可能是主要原因。从各维度数据综合论证看,笔者认为,今年春运期间人员流动较2022年同期有明显增长,但与疫情前同期相比仍有差距,大体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90%左右。

(三)综合疫情结束后公众出行恢复一般规律、新冠疫情持续时间较长等因素判断,预计今年“五一”假期公众出行总体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春运结束以来,公众出行延续恢复态势,那么何时能够恢复至疫情前规模值得关注。从2003年“非典”时期规律看,当时私家车保有量不到600万辆,仅为目前的3%左右,私家车远未普及,大规模个性化出行尚不具备条件,当年公众出行主要用营业性客运量进行衡量。“非典”疫情在当年6月结束,营业性客运量大概在当年10月开始回到原有发展轨道,恢复期在3个月左右。
从今年2月1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传递的信息看,国内疫情防控大概在2月中旬左右实现了平稳转段,近几个月数据显示,以往人员流动恢复的一般规律基本延续。同时,考虑到新冠疫情持续时间长达三年之久,远远长于“非典”疫情半年左右的周期,受抑制的需求恢复力度大概率更强,存在“报复性出行”“报复性旅游”的可能,恢复期将适当缩短,加之今年“五一”有5天假期,笔者认为,今年“五一”假期公众出行将呈现“井喷”状态,这个假期也是分析后疫情时代公众出行到底能够恢复到什么程度的重要判断窗口期,若没有新的超预期因素影响,预计“五一”假期公众出行总体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甚至有可能超过疫情前规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日均规模很有可能是今后该指标的“天花板”。

二、有关政策建议

(一)审慎使用平台数据,重点把握好三方面原则。

一是数据口径的一致性。也就是最新监测数据与历史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这一点尤为关键。从目前各个领域看,无论是地图导航领域,还是网约车平台,抑或是电信运营商,没有任何一家平台企业数据是全口径的,那么分析其监测数据变化,有多少是因为市场份额变化带来的?有多少是实际需求增加导致的?需要事先梳理清楚,同口径比较才有意义。二是重复数据的唯一性。通常智能手机的更换周期在3年左右,但淘汰的手机可能作为备用机使用,也有用户通过新购置低配手机作为备用机,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每百人拥有手机119.2部,这就会带来重复计算的可能,要进行剔除,确保每一个个体数据的唯一性。三是多方数据的匹配性。从大的方面看,在开展宏观形势分析时,通常不是拿一个指标来研判,而是用GDP、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进出口等一系列指标来反复论证,各个行业形势分析同样如此,人员流动分析也不例外。因此,建议引导平台公司在发布相关数据时要做到多维度监测、多角度论证,符合基本逻辑后才发布,这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二)全面做好“五一”假期公众出行服务保障。

当下正在召开的第133届广交会,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广交会,为即将迎来的“五一”假期火爆出行做了最好的注脚。对此,建议提前谋划好假期公众出行服务保障方案,一是利用预订量等数据综合研判出行总体形势。统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各种运输方式网络平台车票(船票、机票)预订量,以及住宿、旅游预订量等各方面数据资源,从总量、区域、时段等多维度预判假期公众出行需求,精准增加和投放运力,最大满足“补偿式、报复性”出行需求。二是利用搜索导航等数据优化出行形势研判。探索调动搜索企业、地图导航企业等各方面资源,利用关键词搜索数据辅助研判“五一”假期出行形势,进一步提高出行形势预判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三是全力确保安全生产。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特别是在连续三年低水平运行背景下,高度重视“井喷”出行需求带来的应对能力不足问题。同时,加强与气象等部门沟通,提前发布极端天气等预警信息,努力确保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三)加强疫情期间公众出行相关习惯变化转为长期趋势的规律性总结。

疫情发生三年来,公众办公习惯、出行习惯等变化值得关注,比如疫情期间线上会议已经成为工作交流的“标配”,大到国家外交活动,还有学术交流、举办论坛等,小到工作项目讨论,在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后,虽然线下交流明显恢复,但一些商务、学术交流仍然通过线上或者“线上+线下”方式举行;还比如个性化出行趋势比较明显,自驾、骑电动自行车和单车等越来越多,这也是今年春运期间高速公路私家车出行量明显高于疫情前规模的重要原因。对此,建议加强疫情期间公众行为习惯变化转为长期趋势的规律性总结,特别是与出行相关的行为习惯变化的研究,这是科学研判公众出行规模、精准做好出行服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注:本文已在中国水运报微信公众号、交通强国APP发表。

 

话题:



0

推荐

周健

周健

63篇文章 2分钟前更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国家统计局中国百名经济学家季度信心调查专家,交通运输部经济运行分析核心编写小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应用统计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指数编制及计量分析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多项成果得到中央领导、省部级领导批示。本博客文章、观点,与本人所在单位无关。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