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1月24日中午12点左右,交通运输部发布了10月行业主要统计数据,当天下午4点半左右,马上有一些港口自媒体发出了10月港口生产增速放缓的解读阅读量还不小,5000+,还标明了原创,其实真正原创解读也就寥寥百来字。看了之后,一直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首先,我想说,“放缓”的核心观点是立不住的。通篇我也没看出来有什么数据支撑,连个基本的数据比较都没有,大家可以看下面截图,至少单纯从他们的分析看是没有支撑的。

                 

       其次,“放缓”结论的得出估计是从月度累计同比增速比较得出的,值得商榷。从他们发布的数据看,没有用到当月数据,只用了累计数据,如果说看累计同比增速,我画了一下今年的走势图(见图1),确实如他们所说,是呈现放缓趋势的,但这个有意义吗?显然没有,这个走势图,稍微做点研究的人都知道,今年必然是这个趋势,去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有个“大坑”,全年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走势,今年根据经济恢复情况和疫情形势,很显然可以预判得到是“前高后低”,反映到累计同比增速曲线上,毫无疑问持续下行。但如果以此为依据,得出“放缓”的结论,不仅贻笑大方,而且还会对公众造成误导(心疼一下这5000+的读者)。其实,如果按照他们的逻辑来分析宏观形势的话,肯定可以得出一个耸人听闻的结论,中国经济出现了“断崖式下跌”(见图2),但实际呢,显然不是。

图1  港口货物吞吐量月度累计同比增速变化

图2  GDP季度累计同比增速变化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地解读呢?我觉得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打开“累计”看“当月”。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相对复杂的形势下,月度间的波动更重要,也更为关注,绝对不能看累计,否则会掩盖很多信息。二是看两年平均。受疫情影响,去年数据波动幅度剧烈,而用两年平均可以有效加以剔除,这是今年形势分析的基本方法。按照上述逻辑,结果如何?具体看图3,其实一目了然,显然10月相对于9月是回升的,这与10月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基本回升的态势也是相吻合的,具体大家看国家统计局官方宏观数据解读吧,当然PMI指数除外,10月当月官方PMI、财新PMI出现了不同走势,也可以看我们发布的10月CTSI指数解读。

图3  港口货物吞吐量当月两年平均增速变化

       最后,我想说,对于形势的解读分析,可以有不同观点,这样真理才能越辩越明,而且也应该欢迎有不同观点,反而100%都同意的情况是比较可怕的,这不符合规律。但坚决反对为了快、为了吸引眼球,用错误的方法得出错误的结论,对公众造成误导,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话题:



0

推荐

周健

周健

61篇文章 35天前更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国家统计局中国百名经济学家季度信心调查专家,交通运输部经济运行分析核心编写小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应用统计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指数编制及计量分析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多项成果得到中央领导、省部级领导批示。本博客文章、观点,与本人所在单位无关。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