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核心观点:

1.出行领域,信心明显恢复,6月民航国内客运量已恢复至65%,7月应该更高一些。

2.住宿领域,恢复程度远超预期,杭州部分酒店已经恢复正常。

3.人流车流,杭州已经与往常无异。

今天的杭州之行是今年第二次出差,除了工作上的事,其他收获也不小,让我看到中国经济的烟火和活力,特别是关于生活性服务业,之前我提出,这是中国经济复苏最大的短板,但这次杭州之行,让我看到了部分短板领域恢复情况明显超过了我的预期。

1.出行领域,信心明显恢复。

——从航班看,来回的客座率都很高,基本上处于满员状态,当然有减班的因素,但至少公众的出行信心已经明显恢复,特别是与我29日回京的航班天壤之别,当时简直是专机待遇,每个人神色紧张,我打个喷嚏可以把周围的人吓个半死,今天在飞机上连打三个喷嚏(由于有点鼻炎,开空调气温变化就会打喷嚏),貌似周围的人也没啥反应,这就是最大的变化。从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数据看,6月国内航线客运量已经恢复至65%左右,估计目前应该更高一些。

——从网约车看,出机场后从某网约车平台打了个车去市区,路上司机没戴口罩,周围的人也基本不戴,我就和他聊,他说半个月前平台还管,被投诉要封账号,最近半个月不管了,大家就不怎么戴了,从业务量看已经恢复到78成左右。对于这个数据要辩证看,为什么这个网约车司机没有100%恢复呢(我入住的某连锁酒店已经恢复正常了,貌似和网约车数据不匹配)?

个人认为,这里面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蛋糕小了。出行领域特别是商务出行、旅游出行确实没有100%恢复,加上视频会议、视频论坛、居家办公等新型办公方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可能会对商务出行带来趋势性改变。二是分蛋糕的人多了。一些因疫情失业的人加入网约车大军,我上周日打某专车就凑巧碰到一个,见到这哥们的时候我就有点不适应,又是开门服务、又是问好的,心想咋服务那么好,后来聊着聊着,他说,“不怕您笑话,今天是我第一天上班,原来工作的单位黄了”。显然,当下网约车、出租车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即使出行量100%恢复了,反映到个体司机上,恢复程度一般也不会到100%三是需求结构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考虑快车便宜,我打的是快车,但专车市场恢复得可能要好一些,专车出行体验、安全保障明显好于快车,公众出于安全考虑,可能选择专车的比例相比疫情前要高一些,也分流了一部分经济型的出行需求。当然申明一下,这一点完全是凭我的猜测,没有数据支撑,有数据的读者完全可以在评论区拍我。

2.住宿领域,恢复程度远超预期。

这一领域我之前一直以为恢复不太理想,今天特地问了一下入住的某连锁酒店工作人员,回复我说已经恢复正常了,虽然之前我从房价判断有一定心理准备,但当工作人员说出这个结果的时候还是让我大呼意外。因为今年48日前后,由于特殊原因,我在北京建国门附近该品牌连锁酒店住过,价格便宜得令人发指,入住率极低,根据早餐就餐人数判断,最多两成,当时该酒店房价只有这次杭州同品牌酒店房价的1/2,我赶紧拿手机查了一下当时北京入住酒店类似房型价格,发现已恢复到与杭州目前差不多的价格,从房价数据判断,北京宾馆入住率相比谷底应该也明显恢复了。

3人流车流,已经与往常无异。

这次我特地观察了一下街上的人流、车流情况,与去年11月杭州留给我的印象没啥区别,而且街上极少有人戴口罩,这与当下北京基本上戴口罩有很大区别。很明显,杭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各大工地正在加速建设,全力为2022年亚运会做准备。而且,根据杭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杭州GDP实现了正增长,增速达到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同期全国分别为-1.6%-3.1%),如果说各方面都没有完全恢复的话,是没法取得这个成绩的。

这次杭州之行,也验证了我之前的一个看法,就是身处疫区或者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难以避免会对经济恢复的认知产生偏差,其实我6月初去广州的时候已经有这方面的感受,这次杭州之行冲击更加强烈。

PS:其实这篇文章是昨天在飞机上写的,原文呈现,就不作调整了。另外,我观察到的是个别样本,可能存在偏差的情况,仅供大家参考。

话题:



0

推荐

周健

周健

61篇文章 35天前更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国家统计局中国百名经济学家季度信心调查专家,交通运输部经济运行分析核心编写小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应用统计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指数编制及计量分析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多项成果得到中央领导、省部级领导批示。本博客文章、观点,与本人所在单位无关。

文章